今天是: 天气预报:
10月25日上午,市离休干部“银领学院”再次开课,100余名离休干部参加了本次理论学习会,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
协会会员
协会活动
协会简介
协会管理
协会会员
 
协会会员
戚岌其人
发布日期:2012-09-17 字号:[ ]
   黄国梁笔名戚岌。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江苏靖江人。入伍于抗战前期的新四军战士,现年89岁。1941年10月参加抗日战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州市计划委员会主任(已改为:发改委员会)。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车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祖国大片土地相继沦丧,人民群众惨遭伤害,特别自1937年日寇发动“八一三淞沪战争”抢占上海后,他所住长江之滨的苏中靖江县西来镇,也驻扎了日军,与全国一样陷入了倒悬水火﹑奸淫掳掠的浩劫之中。
    在此蒙屈受辱的日子里,忧心忡忡。使他在少年时代,就萌生了从军抗日的思想。不久,新四军东进打开整个苏北的抗日局面,1940年陈毅﹑粟裕率部7000余人,解放了离他家近20公里的战略重镇——黄桥。黄桥战役胜利后,先后建立了泰兴﹑靖江﹑如皋等五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这时,苏中的敌后人民抗日情绪高昂,坚定了“中国不会亡”的信念。占据镇上的小股日寇与汪伪军已不敢轻易地骚扰,出街十里多路即有抗日军民的活动。晚夜还常有新四军潜入镇上侦察﹑除奸﹑使日伪的“维持会”﹑镇保长﹑翻译官等汉奸惶惶不安。有些还成了为新四军利用来通风报信﹑掩护我方人员的“两面派”。西来镇仅距长江北岸之新港﹑张黄港﹑青龙港三个轮船码头不到十公里,于是此镇就成了上海及江南来往新四军的交通﹑转运站点。1940年秋后起,常有南米的特别是上海的进步青年﹑学生﹑工人﹑知识分子及抗战物资等,秘密地经过西来镇往北去我根据地。由于有共同的抗日语言,使他先后接触了邹韬奋所办之生活书店的许多文化战士和党的地下工作者(如:朱克﹑张锡文﹑兰萍﹑王兰英等)。他家中也逐渐成了进步书刊﹑军需物品的临时埋藏点和南来北去人员的联系﹑落脚点。他也常到十多里外的游击区,观看新四军剧团宣传抗日的露天演出。并且在革命书刊《新人生观》﹑《大众哲学》﹑《苏联文艺》等的熏陶﹑指引下,他在敌占区的本镇上,参与了隐蔽的抗战文化宣传和掩护上海来苏北的抗日青年及军需品等转递工作,这时他参加了秘密的“青年抗日救国会”。
    1941年1月7日“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被围歼的噩梦传来,全国爱国人士认清了国民党顽固派反共亲日的阴谋真相。他读了地下党员朱荣同志给的《皖南事变面面观》和《西行漫记》等书后,更看准了延安这一抗日指挥中心才是热血青年的去向。十七岁那年,他即确定了“别亲离乡”“跟共产党走舍身救亡”之路。当皖南事变后的1月25日,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9月间成立了抗大第五分校及其华中大队,于是他在1941年的下半年摆脱了家庭的羁绊,用了寓意七七抗战的“戚岌”之名,同几位进步青年乘着清晨日本鬼子还未出巢之前奔离街头,踏上了“卫国捍家﹑从军抗大”之路。他离家后,父亲曾遭伪军抓去逼打﹑敲诈,几次派人到解放区找他回去从商,总被他“坚持抗日”的信念而拒绝。
    1941年下半年,华中的日军对苏北各个抗日根据地发动“扫荡”,并妄图一举围歼重建不久的新四军军部。日寇利用苏北和苏中的江河﹑公路等天然界线,构筑了数百里的竹篱笆和每隔五里一座碉堡的封锁线,而解放区军民在反扫荡中却笑唱着“篱笆千里长,碉堡梅花桩,我来反扫荡”的歌声。他和几个上海的青年,在险恶的环境里,由党的交通站分段转送了一个多月,夜行日宿,才通过了日伪的封锁线,一路哼着《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和《热血歌》,于1942年1月胜利到达了抗大五分校华中大队的新址(已移驻于黄海之滨的海复镇)。
    这座革命的熔炉,是盐城的抗大五分校部分人员跳出敌人“合击圈”后与“苏中抗校”合并成的。辗转到海复镇后,却由500人左右加上新生已有900余人。这批来自工﹑农﹑商﹑学的男女青年,脱去长衫﹑裙﹑袍﹑洋装,换上粗布的灰色军装,在紧张的军政训练和嘹亮的抗日歌声中受到锻炼和培养。许多不自城市的青年,常把吃的玉米掺粥戏称蛋烧饭萝卜干,睡的草秆铺地叫钢丝床,身上的白虱叫革命虫;还将抗大的战时生活,归结了个顺口溜:“晚哨高呼海涛唱,连衣倦睡头枕枪;脚登草鞋裹腿绑,每晨五时上操场,竖起门板是课堂,背包作凳写膝上”。同志们在艰苦环境里学习了《中国革命问题》﹑《论持久战》和《游击战术》等军事课程,还学了射击﹑刺杀﹑投弹﹑摸哨﹑跳越障碍等军事技术。紧张的训练,嘹亮的歌声,激励着青年的斗志,同志们用民族的仇恨﹑抗战的热血,消除了劳累,活跃了气氛。
    抗大五分校,在反扫荡时期,都一面学习一面战斗。1941年10月至1942年4月,在转战苏北﹑苏中的七个月中,参加过七次反扫荡﹑反清乡战斗,很多同志身先士卒﹑勇于牺牲。1942年5月改为抗大九分校后,前期的校友分往部队,均继续投入各地紧张战斗。他从抗大到部队后的抗战期间先后又参加了苏中地区的1942年9月底于二鸯的反击日伪军“扫荡”战斗(歼敌120多人,我军亦伤亡40余人);1943年8月20日于如西反击日伪“清乡”战斗(击毙日伪军250余人);1943年10月底于丰利对日伪军的进攻战(歼敌1000余人,缴获枪炮80余件);1944年3月于车桥对日伪军的攻坚打援战役,(俘日军24人,歼灭日伪军650余人,我军伤亡230余人);1945年上半年于浙西天目山的三次抗日反顽战役(歼敌12000余人)。
注:此稿为《军旅飘飘》一书入编稿样。
责任编辑:老年大学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欢迎访问湖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网站!